bosie首支廣告大片:科幻、神話和自我標榜
眾所周知,穿衣是一種自我標榜行為。
穿衣的方式,反映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兩重關系:人和世界的關系、人和自己的關系。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服裝品牌都在提供文化產品。
bosie是一個服裝品牌,創始人相當年輕,理念有點個性,叫做「無性別主義」。
這個「無性別主義」,意思是「消除性別偏見」(起碼在穿衣這件事上),本質上是一個不涉性的社會學觀點,起碼也是一種流行文化思潮吧。
既然年輕人們都挺喜歡bosie的理念,也舍得用錢投票,我們也從善如流,嘗試把bosie塑造成一個流行文化icon。
「無性別主義」理念,指向未來的一種可能性,把它解釋清楚,不如直接演出來。
我們選擇了一種「太空歌劇時裝片」,順便也用了一些神話符號,畢竟所有故事都是對古典神話的重新演繹嘛。
好了,背景就說到這里,請您看片吧。
或許,時裝(不等于服裝)是為數不多的「符號感知大于理性信息」的品類,所以「是否看懂」,要為調性和氛圍讓位,而調性和氛圍的本質,就是用符號堆疊制造隱喻。定義品牌、受眾、社會這三者的「外在關系」,影響被稱為品牌形象的「內部世界」。
這么說還是很隱晦,有必要解釋一下,片子里的符號。
在「The Beginning」這個段落里,出現在主角臉上和巖壁上的,是自然界中性別不固定的生物,珊瑚。
第二個段落「The Adventure」中,主角離開造物主的空間,來到一片廢土風格的后啟示錄世界,這是一個「文明和重塑」的意象。
圖中的大鵝形飛船,是bosie的吉祥物,名字是消費者給品牌起的昵稱「波斯鵝」。
「The Adventure」的另一個橋段中,主角徒步在宇宙中行走,我們試圖用這個場景來證明主角的超越性,和「無性別」觀念的超生物性,不過這個場景在整個片子里看起來見怪不怪。
這個橋段的最后,主角縱深躍入了一個黑洞來轉場,為了讓受眾和我們自己都看懂主角要跨越時間和空間,選用了一個廣為人知的黑洞形象。
黑洞的另一端,主角和其他模特一同出現在一個模仿自然的環境中,這是一個初誕的世界,和之前的后啟示錄世界為不同,在這個世界里,主角收到了一則以「賽博蝴蝶」為媒介的信息,算是一種后現代和現代交融的隱喻吧。
在最后的「The Answer」橋段中,我們用一個無限鏡面空間加群像結尾。
就這樣,一條不那么容易看懂的時裝廣告就完成了,但顯然,時裝不是功能性服裝,格調才是最重要的。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Achill Team 上海,制作公司
【背景與目標】
眾所周知,穿衣是一種自我標榜行為。
穿衣的方式,反映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兩重關系:人和世界的關系、人和自己的關系。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有服裝品牌都在提供文化產品。
bosie是一個服裝品牌,創始人相當年輕,理念有點個性,叫做「無性別主義」。
【洞察與策略】
「The Adventure」的另一個橋段中,主角徒步在宇宙中行走,我們試圖用這個場景來證明主角的超越性,和「無性別」觀念的超生物性,不過這個場景在整個片子里看起來見怪不怪。
這個橋段的最后,主角縱深躍入了一個黑洞來轉場,為了讓受眾和我們自己都看懂主角要跨越時間和空間,選用了一個廣為人知的黑洞形象。
【創意闡述】
「The Adventure」的另一個橋段中,主角徒步在宇宙中行走,我們試圖用這個場景來證明主角的超越性,和「無性別」觀念的超生物性,不過這個場景在整個片子里看起來見怪不怪。
這個橋段的最后,主角縱深躍入了一個黑洞來轉場,為了讓受眾和我們自己都看懂主角要跨越時間和空間,選用了一個廣為人知的黑洞形象。
【結果與影響】
在最后的「The Answer」橋段中,我們用一個無限鏡面空間加群像結尾。
就這樣,一條不那么容易看懂的時裝廣告就完成了,但顯然,時裝不是功能性服裝,格調才是最重要的。
項目信息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