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創意人之作:這算是世界上最“長”的蹺蹺板嗎?互動裝置
那天聽友人在抱怨,周末想帶孩子去公園玩蹺蹺板和蕩秋千,逛了幾大公園都沒有找到,只好花錢坐了個旋轉木馬,最后在孩子的哭聲中失望而歸。好奇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一則11年的報道。大致內容就是公園里本來的一些免費傳統的游樂設施如蹺蹺板蕩秋千滑滑梯已經被各種收費的游樂設施取代。
一邊感嘆現在的年輕爸爸難得陪小孩玩一次還無法盡興,一邊感嘆兒時回憶里的東西也隨著時間流逝慢慢消失,我們小時候玩的也許只能存在這一代的想象中了。
1、為什么是要做這樣一個蹺蹺板?
SEEEKLAB創始人POWER:
起初做這個裝置,是因為好兄弟劉海濱,他由于工作關系,獨自一人在廈創業,妻子和剛出生兒子都在老家,由于經常因為沒法陪伴兒子身旁照顧他看著他長大而內疚,于是我們就計劃一起做一個裝置來滿足他的這個心愿,最后選擇了蹺蹺板。這個蹺蹺板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一些人的心愿,他更多的是希望能喚醒大家內心深處一些因為現實而被被忽略的東西,比如交流,陪伴,愛。
另外一位創始人EDDIE:
至于為什么是蹺蹺板,因為蹺蹺板承載的大多數人的童年回憶,并且他是一個需要兩個甚至多個人一起才能玩樂的東西。其實蹺蹺板還包含著一些人生哲理,比如當你在高處時一定有人在低處支持你,也希望大家能在其中感悟到些什么。
2、為什么是世界上最長的蹺蹺板?
SEEEKLAB目前一共做了兩個蹺蹺板,一個放在廈門,一個將會運去山東,這兩個蹺蹺板是同步運動的,當一方在廈門壓下蹺蹺板,另一端在山東會被即時翹起,在玩的過程中,雙方可以通過電視屏幕實時看到彼此,整個的感覺,完全模擬真實的蹺蹺板,就像是在玩一個1180千米的蹺蹺板(從廈門到劉海濱山東老家的直線距離是1180千米)。由于距離不是問題,所以SEEEKLAB就將此裝置稱為世界上最長的蹺蹺板。
3、做蹺蹺板的時候遇到什么難點?
一是時間二是技術三是外觀,其實SEEEKLAB是一家專注于制作創意科技裝置以及拍攝裝置故事影片的團隊。我們在有了蹺蹺板計劃的同時也正在幫一些品牌做一些創意科技裝置,所以時間很緊,但是好在團隊成員都很給力,沒有被這個問題難倒。
接下來就是技術難點了,用我們工科男的思維來解釋就是,這個蹺蹺板是基于網絡通信,遠程同步傳感器數據和視頻數據,通過裝置內部的動態配重,實現兩個蹺蹺板遠程互動。其中,整個裝置內部裝配各種傳感器用來測試角度、位置、速度、高度、重量、距離等一系列數據,這些數據都是控制蹺蹺板的基礎,是保證兩臺蹺蹺板精確互動的關鍵所在。
由于是世界上最長的蹺蹺板,所以會經常運輸,說不定將來還可以走出國門,所以我們希望蹺蹺板是體積小巧輕便性能穩定并且成本可控的,由于時間緊迫,經過我們多次減重,最后這家伙體重在200公斤。
4、這個項目之后團隊有什么計劃?
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用創意科技裝置來做活動來推銷自己,比如可口可樂、耐克等。他們不再只是單純的推銷商品,而是通過裝置更專注于分享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精神。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可以把裝置用起來。
通過這次裝置行為,我們發現我們還是有能力去幫助一些人將夢想變成可能的。除了繼續幫品牌做創意,我們也愿意用科技裝置來幫助大家一起實現哪怕只是有一個想法,又或者有一個夢想,還是某個瞬間的靈感。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