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手機致敬城市微光,展現(xiàn)“大深圳”里的“小人物”
2020年聽了一圈行業(yè)人說,如今的電商廣告越來越難做,放眼市場,一半是腔調造作的高冷,一半是徒增笑料的自娛,久而久之慢慢地變成一種行業(yè)復制。
然而總會有一些品牌迸發(fā)出永不停歇的創(chuàng)造力,如京東手機,針對用戶購機痛點,推出一系列手機服務,進行自我突破與革新。除了內容上的更迭,京東手機更希望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和信任。
在今年推出了“放心換”服務后,京東手機急需為“放心換”建立全新的形象,找出傳播噪點突破現(xiàn)狀,擴大傳播傳聲筒。
在流媒體主導的傳播大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廣告片并不能完全打動用戶,但是又不可或缺,我們接到京東手機進行深圳這座城市的區(qū)域滲透的任務后,思考兩個問題:
01如何將抽象的、后置的手機服務變得更感性,強化對“放心換”的認知
02如何打動深圳的年輕人,實現(xiàn)對“放心換”的認知和認可
帶著這兩點思考,團隊洞察到,2020年深圳注定不凡。深圳特區(qū)迎來了40周歲生日,在發(fā)展的長河中,從“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她的每一次轉身都驚艷整個世界。
所有的偉大都離不開平凡
在深圳,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每天努力經營著自己的事業(yè),也服務著千千萬萬個深圳人。他們如同這個城市的基石,提供最基礎的保障。
由此我們來到深圳,摒棄了讓用戶遠距離觀看的打法,將鏡頭定格在小人物身上,與深圳本地服務者站在一起共同發(fā)聲,講述一群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于是,一組致敬城市微光,致敬普通人服務精神的紀錄片誕生了。
出發(fā)與歸途,停駐在這座城市,我能回饋給她什么
2000年,操著一口東北話的張姐來到深圳,手上拎著裝滿理發(fā)工具的木箱子開始“深漂”,她說,全靠這手藝讓掙錢養(yǎng)家了。
在陽光穿過樹蔭投下斑駁的小路邊,早起的大爺大媽在石凳上坐著,孫子孫女在一旁玩耍,張姐一邊理發(fā),一邊與客人聊著家長里短,時間在這一瞬間變得安靜而緩慢。
來剪頭發(fā)的大部分也都是熟客,家里邊有什么喜事都來找她理個發(fā),圖個好兆頭。
這些年雖然物價一直在漲,但是她剪頭發(fā)卻只收10塊。
張姐說:“我也不圖賺什么大錢,大伙認可我的手藝,我就老知足了?!?br/>
在拍攝結束后,問到張姐今后的打算時,她說,“ 他們都希望我能一直在這兒剪,如果條件允許,我希望能這么剪下去吧。”
路再長走下去吃飽了,才有力氣往前沖
“光”對于深圳這座不會熄燈的城市并不陌生,在這座城市的夜空閃爍著無數(shù)個“微光”,然而有一束“光”24小時一直陪伴著這座城市。
它,全天候24小時營業(yè),賣著20年如一日的傳統(tǒng)味道,譬如他們的菠蘿包一直都是1.5元一只,味道始終如一。
一開始是為了給家里孩子賺學費,后來發(fā)現(xiàn)晚上開店能幫助許多在深打拼的人,面包店店主說,他覺得現(xiàn)在的年輕人跟自己剛來深圳的時候一樣,辛辛苦苦沒日沒夜的打拼,就希望自己便宜又好吃的面包,可以給在深打拼的年輕人切實的幫助。
亦如這位面包店老板說:“深圳是個看得到努力的地方啦,堅持肯定會有回報的?!?br/>
退休不退場
“來,一起跳舞”,老去的青春在閃光
在華強北的筒子樓,有這樣一家毫不起眼的歌舞廳。褪色的招牌,斑駁的墻面,默默藏在拐角,給人一種格格不入而又引人探索的氣息。
舞廳邱老板介紹到,80年代,disco潮流席卷中國,深圳也不意外,于是他在這里開了 “華星歌舞廳”。
現(xiàn)如今,在發(fā)展迅速的深圳,歌舞廳早就褪去光環(huán),當時起舞的那些人也已經老去,但在這片略顯懷舊的場地里,他們的昨日青春和今日歡愉仍在上演。
邱老板自己說到,最大的滿足就是看著大家在舞廳跳得快樂,大家高高興興的,就挺好的啦。在營業(yè)的這將近20年間,邱老板也曾想過重新裝修一下店面裝潢,但是顧客都勸他不要翻修,說這樣更有感覺更有回憶的味道。
一面棕色的門簾,像是新舊時代的分界線。
掀開這個門簾,這里有一個人,他在堅定地守護著這群人的青春,這座城的回憶。
在深圳,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人物”,他們用自己質樸而真心的服務,點亮著深圳這座城,也溫暖著每一顆在深圳打拼的心。
由此,也傳遞出:京東手機放心換以服務者的角色,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為城市里的每一個奮斗的人,增添一份溫暖的力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