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世界獻血率極高的地方,但仍會發生血荒的情況。因為血荒是即時的、不可預期的,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即時接收到關于缺血的信息,即使民眾熱心獻血,但當出現緊急缺血的情況發生時,獻血中心仍無法及時號召到某特定血型的人來獻血。
人們不太愿意下載新的APP,創意團隊發現地圖APP上的定位icon翻轉后就像血滴形狀,“捐血地標”于是將捐血的地標移植到了常用的導航型APP中,人們用手機找尋地點時,定位標會串聯血液中心實時血量庫存數據,若發生了血荒,定位標翻轉成血滴,告知人們欠缺的具體血型,并導航人們至最近捐血站,如沒有缺血的狀況,定位icon將保持原狀。
廣告上線后,大大提升了臺灣血液募集的效率,讓血荒狀況發生時長從平均35小時縮短至7小時。這個巧妙的創意幫助最適合的人及時趕到最適合的地點,使得人們的善意及時發揮最大的效用與價值。該作品獲得了Cannes Lions入圍、One Show佳作、Cresta Awards今獎、Spikes Awards同獎、倫敦廣告獎華文競賽金獎、紐約廣告獎Finalist、上海國際廣告獎金獎、 One Show中華創意獎的銀獎、4A創意獎金獎、時報金手指獎全場大獎。
數英獎案例展示——Wunderman Thompson,創意代理商
創作企業名單:
Wunderman Thompson Taipei
創作人員名單:
勞雙恩 / Chairman, APAC Creative Council
常一飛 / Chief creative officer
吳旻龍 / Executive creative director
張長青 / Creative director
江玩儒 / Senior Art director
羅雅菊 / Senior copywriter
李婕 / Senior Account execu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Wunderman Thompson,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臺灣的捐血率高居世界第一,卻仍時常發生特定血型的血荒。這表示民眾雖然踴躍捐血,但捐血者可能在沒缺血的地區或時間點捐血,或捐出的血型不是最迫切需求的。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實時接收到缺血訊息,就算臺灣人熱于捐血,最急需要時也很難用募集到真正欠缺的血型。
而臺北捐血中心是民間公益團體,非政府機構,因此沒有政府公權力廣泛發送缺血訊息給所有民眾,也因為經費來自其他團體或私人捐贈,沒有任何媒體預算可推播缺血訊息。更何況血荒是臨時、無法預知的。
如何讓缺血訊息,更實時投放到人們的生活中,驅動捐血?
號召特定血型的民眾,在最需要的地區與時刻捐血,并縮短特殊血型血荒的時間?
【洞察與策略】
臺灣智能型手機普及率為世界第2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導航型APP,也常會透過手機搜尋地點。我們發現搜尋地點的定位icon翻轉后,巧妙地就像血滴形狀,「捐血地標」因此誕生。
我們了解人們不希望額外下載任何 APP,我們將「捐血地標」移植到人們生活中常用的導航型APP里。當人們透過移動裝置,找詢某一地點時,此地點的定位 icon 會串聯血液中心最實時的血量庫存數據。
當特定血型短缺時,定位icon將會翻轉成血滴形狀,實時告知人們缺少的血型,并為人們導航至最近的捐血站,若沒有缺血,定位 icon 將維持原狀。
【創意闡述】
第一個合作的APP,是搜尋停車地點的“停車大聲公”,它已擁有200萬用戶。當這200萬人找詢某地區的停車地點時,他們能及時接收到缺血詳細信息,包括血型、可捐血地點等,觸動更多血型符合的人前往捐血。這個idea,是一個具體有效的永續性作法,讓捐血中心無需購買任何媒體,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傳遞血荒訊息。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也將與其他4個關于美食、交服務的導航型APP合作,讓這個idea的使用更加廣泛。
【結果與影響】
1、「捐血地標」上線至今,已將臺灣血荒發生到結束的時間,從平均35小時,大幅縮短為7小時。這代表血液募集更實時、更有效率。2、在臺灣,上線后2個月,透過此APP獲知缺血訊息,并進行第一次捐血的人數,已超過11900人。
3、22家臺灣新聞媒體主動報導
反轉定位標,熱血助人從此開始 —— Yahoo News
讓捐血更有效率 —— Malaysian News
每個停車的地點,都是助人的起點 —— 東森新聞
4、這個idea,是一個具體有效的永續性作法,讓捐血中心無需購買任何媒體, 結合捐血中心數據與現有APP,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性地推播血荒訊息,幫助捐血中心在對的時間、地點,募集到真正欠缺血型,確實解決臺灣當地血荒的困境。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