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麥當勞,那句“i'm lovin' it”大概和金黃色雙拱門“M”一樣深入人心。十年以來,它持續出現在麥當勞全球各地的 Campaign 中并成為經典,如今卻要改頭換面了。近期在一則出自李奧貝納的動畫廣告中,麥當勞提出了品牌新愿景——Choose Lovin',給這句流行語中注入了更多活力。
來源:Adage
編輯:Pearl.Wu@dmunion.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數英網 | DIGITALING)
麥當勞全新 TVC《Arch Enemies(勁敵)》,里面的卡通角色你能認出多少個?(文末附答案)
正如標題所暗示的,這則名為《Arch Enemies(勁敵)》的廣告選取角色可謂別出心裁,顛覆了諸多大家心目中的大反派形象:藍精靈中的格格巫,蝙蝠俠中的小丑,《猛鬼街》系列的弗萊迪,《黑色星期五》中的嗜血狂魔杰森……眾多角色逐次登場,只不過與原片不同的是,每一組角色都有一個 Happy Ending。在廣告末尾那句我們熟悉的“i'm lovin' it”之前,像是有意給觀眾準備了一個彩蛋,新廣告語“Choose Lovin”第一次低調地露面了。
“我們希望提供新的平臺,讓人們更加關注愛(lovin')”,麥當勞的一份官方聲明中對此作了解釋,“也會更注重給顧客帶去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向顧客傳達積極的訊息”。
李奧貝納在去年 8 月贏得了麥當勞的創意業務,幫助其重塑品牌形象,但并沒有一舉拋棄經典的“i'm lovin' it”,而是對它進行了重新演化。“我們關注的新焦點將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更進一步,無論是廣告、營銷,還是在餐廳或者社交媒體上與顧客的互動。”
此前麥當勞一直提倡“服務大眾(Billions Served)”,現在他們正在打造這一理念的升級版——“傾聽大眾(Billions Heard)”。他們將更多地聽取各社交媒體上顧客的意見,保持開放的溝通,保持顧客的參與度,用麥當勞(美國)的市場總監 Deborah Wahl 的話說就是,“這是一次品牌轉變。麥當勞做的是漢堡的業務,更是人的服務。”
在剛剛過去的 2014 年,麥當勞面臨著重重競爭和壓力——銷量下降,快餐業對手卻日漸強勁。另外,麥當勞在年輕人群體中也慢慢地喪失了話語權,在與其他品牌的競爭中逐漸居于下風。因此新的一年里,麥當勞將在各個方面大換血,包括員工的工服,食品包裝和餐廳標志等。如 Deborah Wahl 所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麥當勞一直尊崇的原則。
附:麥當勞 TVC《Arch Enemies(勁敵)》角色一覽
電影角色——
金剛 & 飛機(《金剛》)
多蘿西 & 西方女巫(《綠野仙蹤》)
弗萊迪(《猛鬼街》)& 杰森(《黑色星期五》)
小丑 & 蝙蝠俠
卡通角色——
歪心狼 & BB 鳥(《兔八哥》)
藍精靈 & 格格巫
海綿寶寶 & 痞老板
游戲角色——
《吃豆人》
《戰斗機器人競技場》
《芝加哥熊隊 VS 綠灣包裝工隊》
《超級馬里奧》
《騎士和龍》
其他角色——
郵遞員 & 小狗
不爽貓 & 主人(2012 人氣最高的喵星人)
泳者 & 鯊魚
伐木工人 & 樹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