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MA搬進老洋房,拍了支新根據地的使用指南
原標題:KARMA新根據地里有老咪道
KARMA把新家搬進了一棟老洋房。
那是5個月前發生的事了。
怪了,這越住就越有一種不可描述的感覺…
不信?來,先看一條片感受下。
7年前,我從長樂路世紀商貿上的奧美離開,窩進了紹興路租住的那間小民房里“落草為寇”。沒固定工位,上班像打游擊,誰早到誰占地,晚來的只得去迎賓沙發那兒捧電腦干活,特別狼狽。那時我就對自己說,將來KARMA一定要有自己的“家”。不只是能遮風擋雨的屋頂與墻,而是能讓一起打仗的伙伴產生歸屬感的根據地。
——Kama
「華亭路KARMA官邸項目」最大的難點在于:業主對于普遍審美性設計的抵制,而極致追求設計語言的統一和創意性的表達。
——建筑設計師 席偉東
01
沒有靈魂的好看在這不存在
踏入庭院,就進了布道場
潺潺流水是外部空間的主線。源起中央噴水池的細水渠,經瀑布落差,流到下沉庭院,再循環回流至池內,周而復始,轉而呼應KARMA(梵語:輪回)的主旨。
○幾何隱喻|庭院
中央圓形噴水池,一側垂著楓樹,后方圍了弧形石墻,共同構建出一種靜謐幽深的場域。那池中央凸起的大腦袋,是原公司門口的巨型玩偶改裝成的過濾設備。青苔綠植在腦回路間叢生,數尾夜光魚嬉戲繞圈,漣漪里映見禪意。小圓池原本寓意是:靈感如泉涌,但名字偏偏取得歪:「腦袋進水」池。嗯,很KARMA。
○ 信條力場|庭院
○ 腦袋進水池|庭院
○ 池前坐等Idea來|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近圍墻的下沉區域,辟出一方戶外休憩空間??蓪訉盈B起的移動雨棚,有安放軟墊的臺階,供數十人閑散圍坐,四周植物花卉兼顧了四季更迭,月月都有不同光景,最是上班“摸魚”好去處。
○ 漫游入口|庭院
○ 光影禪意|庭院
○ 拉起雨棚換個天空|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這里的門/墻/窗,都會講故事
原是1936年法式風格的老洋房,處處都是時間痕跡的疊加。修繕不是為了清除那些痕跡,而花更多心思在如何把老味道留存下來。為讓余味更悠長,甚至會花大力氣把有些煞風景的新材質藏起來。比如,易腐朽的磚木結構不聲不響地換成鋼筋結構,外觀尋不到一點端倪。而,完整保留下的舊樓梯、壁爐、羅馬柱,幾處斑駁的墻皮支起了整體建筑視覺敘事的靈魂。
○快與慢|2樓辦公&交流空間
吱呀作響的木門,總有話要講。一樓的前后木門都完整保留了,在旁嵌入后工業風的機關,扣拉間給來客一個冷調率直的照面。四樓的三重門比較內斂,引人走至深處,再返身思量。
○ 木門低吟|整體建筑夜景
○冷感拉門|一樓下沉式會議室
○ 三重門|四樓中軸過道
○ 不做超人做超模|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三種材質拼接出了時空穿越的墻面?;揖G色老墻皮藏著“過去”,“現在”暴露在破損的紅磚面,“未來”倒影于極具迷幻感的磨砂陽極氧化鋁板。墻體宛若文體穿插,娓娓道輪回。老窗與木門遙相呼應,其他窗戶則極致的通透豁亮,用細邊框配超大玻璃,用鋼框中轉窗來擴大開啟面,盡可能放“光”進來。
○ 心隨風動|二樓休閑區與展示墻
○ 窗轉人轉腦筋轉|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原本最老實的“梁”,卻是大騙子。因屋內空間格局的大調整,肉眼所見的“老”木梁都是這次改造過程中用新材做舊做銹而成。原本的老木梁倒也沒被丟棄。一樓顯眼處的LOGO矮柱,下沉會議室的大木桌,已然完成了老木梁的“轉世”。
○ 老木梁的轉世|一樓下沉式會議室
○表面冷酷的移門其實超easy-going|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階梯,不僅限于腳下
木質樓梯就是老洋房的精髓。一樓到三樓的旋轉木質樓梯被精細修復,三樓到四樓則用銹鋼板焊接自承重,展現另一種全新的騰躍。階梯元素更廣泛運用到空間各處。如果站在二樓轉角處,透過大玻璃窗往外望,室內的大臺階與庭院內的伸縮式雨棚相呼應。閣樓層的三重拱形門洞與盡端的拱形置物架,在空間上也形成了階梯形態。而一樓的入口空間的逐級升高吊頂更是階梯主題下另一個回文。
○ 木與石的并置|階梯元素
○ 遙相呼應|階梯元素
○ 拾級躍升|階梯元素
○光之源起| 階梯元素
○出與入| 階梯元素
02
一切都得臣服于「人」
除了想創意,什么都不該費力
KARMA工作量是實打實的,創意三人一組,阿康斜杠策略,挖洞察,磨創意,不斷推翻重來,日常就在狂喜與煎熬之間反復橫跳。KARMAer光弄項目已夠累的了,理所應當該縱容在其他瑣事上的“懶”。
任你躺平打盹極度舒適的椅子。迸發Idea從肢體解放開始,鼓勵各種橫七豎八的坐姿,如果累了,就把椅子一放就地見周公,沒人會管你。
空間敞亮,交流隨意,層高調整、上下層的局部小挑空,減少無用的隔斷,留出更多靈活辦公和討論區域,在這里氛圍自由無低氣壓,跨組嗑idea的現象已非常普遍。
空氣過濾的清風系統,全屋可飲凈水系統,冰箱時常提供牛奶與水果,還有無償提供安撫服務的司狗captain,都給里面絞盡腦汁的創意人培育出一個相對舒適的生態。
○ 一樓空間
○ 小頂燈
○ Kama辦公室
○ 司狗Captain隨時營業
○日常節能,只為顱內高潮|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絕不要被工作磨掉,那些零碎又可貴的浪漫
屋內有很多的設計并沒什么實用性,僅僅為工作增添些許雅致與詩意。雖然大多時間都埋頭做項目,但只要抬頭每個工位都能透過窗,看會藍天白云或聽會雨。桌面安裝的燈,在造型上呼應著二樓的羅馬柱。不提示未必發現,一經暗示就越發有種莫名的榮光。思緒紛雜時去庭院坐坐,特別下雨天,把雨棚拉起,有時聽著滴答淅瀝,念頭不定就有了。四樓拐角處有一扇小天窗,外懸一只小月亮燈,和噴水池處的那一彎月亮燈相呼應。讓深夜加班多了些浪漫。甚至還可以開啟狂歡模式,全屋都嵌入Led光帶環繞,簡單調出各種酷炫的感官氛圍,拿起操縱平板就變身夜場DJ,讓腦爆再炸一波。
○ 天窗外有月亮燈
○ 夜夜有燈光秀
○ 曲徑通brief處
○ 處處有閑情
○可以疲憊但不能狼狽|畫面取自影片「KARMA根據地導航手冊」
設計上還有很多細節,留些白,都點破就少了韻致。說到底,全講究一種感覺,人與人的契合,場與人的共振。這就是KARMA的新根據地,等有緣人來。最后的最后,感謝茂田制片人周毅、Melvin導演仗義為KARMA新根據地拍攝影片,曝光了KARMARer們認真又瘋癲的日常。
*因下滑太猛而錯過影片的朋友,可回到本文開頭一看。
○ 航拍俯視圖
【番外篇】角角落落里的花樣經
也真是巧。
前兩天,B站Up主阿廣前來約稿,策劃給廣告圈新人做個分享合集。雖然這brief下得急,好在阿廣給的空間也大,分享什么都行。
Kama想著有一眾廣告圈大佬在專業上答疑解惑。他嘛就換換頻道,輕松點,帶大家逛逛根據地,品品角落里的設計與心思,嘮嘮一些題外話。整個拍攝就相當隨意了,算是邀請年輕朋友們來新家坐坐的一次云相聚。嘿,這邊請。
昨天拍攝今天剪輯完成的小片段,正熱乎著,臨時起意就放進這條推文里作為番外。對于【巨】真誠的UP主阿廣,感謝與欣賞說出來就沒味了。回歸廣告人的禮尚往來,最后真誠發出一波安利:想看透營銷廣告圈的迷蹤暗道,上B站搜索關注”阿廣”,絕對入股不虧。
創意項目:KARMA新根據地大電影
項目負責人:Kama、Jean
創作團隊:Pamela、陳豐
統籌&外聯團隊:Claire、Emily
字體設計:丹丹
公眾號排版:渣渣
參演人員
主演:Kama
《迷惑之門》篇:Queenie、Gin、馮寧
《噱頭衣架》篇:推推、Sinky、Benson、XX、聰聰、張寧、阿夢、貞元
《魔性地板》篇:Claire、Amber、丹丹、八八
《信條水池》篇:Passportlin
《默契轉窗》篇:Dylan、壁虎
《兩全其美窗》篇:Emily、Captain
《萬能支架》篇:RinoZhang
《秀IDEA高炮》篇:Jean
《花樣庭院》篇:薩莉
《幸有月亮燈》篇:Pamela
《隱秘的床》篇:水哥
蹦迪群演:肉肉、童童、七七
粵語配音:Summer
制作公司:茂田
監制:周毅
監制助理:Mica
制片:胡誌凌
導演:Melvin Mak
副導演:阿康
攝影師:海哥
攝影大助:張素強
DIT:梁濤
收音組:胡興國
燈光師:阿彪
造型師:李科
道具:阿亮
場務:大鵬
器材公司:吳越片場
后期剪輯:DO
調色:王明輝
音棚:MiX
男歌手:王國沛
女歌手:翁曉燕
番外篇
拍攝&剪輯:薩莉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