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說??輕松籌——為中秋心愿,守住這個圓
中秋剛剛過去,團圓是中秋節(jié)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幾乎貫穿于各項節(jié)俗活動之中。嚴格說來,親人團圓不僅是中秋節(jié)的主旨之一,更是中國人普遍的生活信念,甚至是理想生活的一部分。
那一輪圓月,被人們寄予了團圓、美滿的心愿,也藏著中國人的團圓情節(jié)。
我們習慣在中秋團圓時許下心愿,但在遙遠的另一邊,對于留守的孩子們,他們的心愿就是團圓。
01 沒有團圓的中秋
2019年,全國共有農(nóng)村留守兒童697萬余人,96%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顧。父母離鄉(xiāng)打工,他們守在故鄉(xiāng),缺少蔭庇、呵護和管教,每年甚至幾年一次的短暫相聚遠不能慰藉孤獨而幼小的心靈,緊接著的就是痛苦的分離和長久的想念。還有部分困難家庭需要依靠留守兒童干農(nóng)活、勞動補貼家用或者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讓他們過早承受著生活的重擔。
“留守兒童”并不是“不良兒童”的標簽,更不是“問題兒童”的代名詞,“留守”對兒童來說,只是他們暫時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
在“留守”帶來的一系列壓力面前,他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而是逐漸積累面對未來的力量和勇氣。
他們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就是:父母親情的相對缺失。他們最渴望的是陪伴,由于經(jīng)濟等現(xiàn)實問題的限制,留守家庭在中秋節(jié)大多數(shù)處于分離狀態(tài),團圓成了一種奢侈。
02 和木棉說一起,守住這個圓
木棉說作為以女性成長和家庭教育為核心的內(nèi)容公司,旗下的木棉說演講與木棉大學均垂直于家庭教育版塊。這次中秋節(jié),木棉說關注到了留守兒童的團圓問題, 聯(lián)合公益平臺輕松籌以及B站博主溫暖的冷風,發(fā)起“守住這個圓”公益活動,大力倡議社會關注農(nóng)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態(tài),并參與眾籌捐出善款滿足孩子們的微小心愿。眾籌的每一分錢,都會變成實現(xiàn)留守孩子們的夢想基金,守住一個心愿,守護一份童心。
觸摸那些仍在加劇的情感、性格甚至身體創(chuàng)傷,“留守”這兩個字中包含了太多負面信息,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守住些什么,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心愿。
一雙新球鞋、一盞臺燈或是一盒從未品嘗過的月餅,都能給孩子們一個溫暖的中秋。
輕松籌開屏頁推薦
分離本是為了更好的相聚,成長卻無法再重來。
木棉說希望借這次公益活動呼吁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真正參與到關愛留守孩子的行動中來。雖然孩子們在中秋節(jié)沒法團聚,但在同一輪月亮之下,我們可以一起守護他們的小小心愿,來彌補孩子們不能團圓的遺憾。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