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rt, Copy & Code
編譯:pearl.wu@dmunion.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數英網 | DIGITALING)
編譯:pearl.wu@dmunion.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數英網 | DIGITALING)
大眾汽車,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公司
美國人正在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帶著手機開車。每天平均有 1.44 億人花 52 分鐘在開車,但他們當中有 76% 的人是獨自駕駛。手機如何能讓駕駛變得更有趣?能不能建立一個社交網絡,既能讓車主邊駕駛邊實時分享,又能保證安全性?
“重要的不是你開了多遠,而是開車所伴隨的故事”,大眾汽車就是個很擅長向消費群體講故事的公司。不管你開車去上班也好,旅行也好,大眾希望讓旅途變得更精彩,更值得回憶與分享。
聽開發團隊講述 app 背后的故事
制作團隊準備從大眾汽車品牌的深層內涵開始著手。在幾年前的大眾甲殼蟲全盛時期曾經風靡過一個叫“打蟲子(Punch Dub)”的游戲,幾個小朋友當中,最先看到甲殼蟲的人要用拳頭捶一下身邊的小伙伴。他們最初希望把這個游戲數字化,后來發展成了一個更有趣的想法:做一個既有趣味性,又不乏實用性的社交應用。
首先他們把小朋友們當時的“拳擊”數字化,也就是讓兩輛大眾汽車交車時可以產生感應。這項功能先在德克薩斯進行長達數日的測試,然后他們在 SXSW 盛典(South By Southwest Festival)上公布,的確,這個結合了創意與高科技的應用選擇在 SXSW 上首發最合適不過。它還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功能,通過藍牙,可以讓應用隨著汽車發動或熄火而自動開啟關閉;SmileCast 可以記錄和分享旅途的過程,SmileScore 可以對旅途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
對于開發團隊而言,最大的挑戰卻是——在駕駛過程中,設法讓車主不去關注應用而專心駕駛。通過藍牙可以實現當汽車發動時,應用便無法再操作;同時后臺能收集 GPS 數據記入 SmileCast 和 SmileScore。在應用發布之前,他們進行了上百次測試,以進行數據的精準采集。
功夫還在開發應用之外
為了吸引更多注意力和下載量,大眾汽車用了極其有趣而有煽動性的語言來介紹這個應用。他們邀請了 Hilah Johnson、Tim Johnson 等許多社交網絡上的領袖人物分享自己的駕駛體驗,并通過 HTML5 Lightbox 廣告大做宣傳。他們還通過 Google 的數據分析工具找到了大眾汽車的忠實粉絲和安卓粉(是的,非常遺憾它只在安卓應用平臺上發布),進行精準營銷。
SmileDrive 讓超過 2 萬用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駕駛樂趣。根據官方統計,下載量超出預期一倍多,而非大眾汽車用戶則貢獻了 66% 的下載量。也許讀到這里你已經發現了這個應用的另一亮點,它不僅為大眾汽車打造,非大眾汽車用戶同樣也能使用。在感嘆 SmileDrive 的包容度的同時,我們不可否認,它為傳播品牌形象,塑造品牌意識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SmileDrive 的貼心小細節
應用與汽車首次藍牙匹配成功后,以后每次駕駛都無需再激活。
駕駛可以變得像游戲一樣有趣,每段行程后會有得分與總結,記錄天氣、位置與路況,還能收集勛章,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做不到的。
用 Google+ 標記好友,讓他們隨時跟進行程,路線、圖片和評論會在行程結束后自動生成視頻。
不用擔心和朋友出去 high 一場后回來找不到車,貼心的 SmileDrive 會告訴你它在哪里。
正如跑步應用的流行是抓住了用戶的競爭心理和自我提升的期許,SmileDrive 之所以收到如此良好的反響,很大一部分成績要歸功于它對自己的定位:社交應用。最后,SmileDrive 的宗旨就是,你安心駕駛,等著到達終點后欣賞成果便好。
應用截圖:
安卓用戶掃碼下載,開啟歡樂旅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