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薩斯×FIRST青年導演:走進東方日常美學
近日,雷克薩斯邀請FIRST青年導演展青年導演張大磊&顧曉剛,用導演語言詮釋東方日常的感受。繼先導片之后,我們終于迎來正片的發布。
關于影片和導演創作,雷克薩斯分別準備了7個關鍵信息點,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影片內容,讓我們一起走進東方日常美學的世界。
一、張大磊:下午過去了一半
電影的詩性,從不僅是大刀闊斧的慷慨激昂。有時,一張老照片便可以將人們的思緒帶入生活記憶的內部。用電影語言詮釋過雷克薩斯NX的駕乘質感后,導演張大磊又將如何用他的電影語言詮釋東方日常的情感?
《下午過去了一半》正片
導演在親身體驗過雷克薩斯NX后,創作了短片《下午過去了一半》。這部影片同時也是張大磊導演代表作《八月》多年后的一次回歸與延續。
還是那年夏天的那個家、那個院子,院里掛滿果實的葡萄藤和杏樹,踏進家門時熟悉的溫暖感。時間匆匆而過,當年的“小雷”也早已長大。但日常里那些深刻的真情實感依然存在,它讓過去和現在的界限似乎也變得模糊。就像那個在柔和的心緒中平靜流淌的下午,也只是過去了一半而已。
導演張大磊執導影片拍攝
讓雷克薩斯發出的7個關鍵信息點,帶我們看懂那些東方日常里含蓄而深刻的真實情感;看懂這個堅持真誠創作、緩慢徐行的青年導演張大磊;也看懂雷克薩斯為什么會選擇用電影視聽語言的形式,去呈現東方日常之美。
(1)導演創作本次影片的初衷
關于時間、情感所帶來的感受表達。在大磊導演采訪的描述里,《八月》的“小雷”早已長大、家人也漸漸老去,相聚短暫,這是時間的意義。匆匆而來,又匆匆地走,但總有一種情感,讓人內心安定,去經歷更廣闊的平常風景,這是情感的意義。而這也正是他所想要的:用電影語言去詮釋東方日常感受,表達出那份時間里沉淀的情感,以此引發大家關于日常的新思考。
(2)導演是如何用影片詮釋束方日常的?
影片的名字是《下午過去了一半》,故事的主要內容是發生在一個小院里一家三代人之間含蓄的情感。我們透過影片能夠看到獨屬于東方的平常生活和真實感受,而這也正是導演想要表達的東方日常。
(3)導演影片創作更注重故事本身還是故事之外的情感表達
導演的電影本身都是平常生活的圖景、真實感受的表達。他直言并不是一定要做個怎樣的故事,它就是“小雷”和姥爺再次相見時,姥爺早早專門買好的西瓜,是午后葡萄藤下翻開的相冊,相冊上泛黃的相片帶來了一個突然的感受。沒有很復雜的故事,但故事以外的情感表達一定是足夠濃烈的。
(4)導演對于雷克薩斯品牌的看法
大磊導演提到,雷克薩斯讓他很深地感受到了文化和情感,雷克薩斯是愿意花時間去等待美的出現的,在他的眼里不管是設計車還是拍電影,都是在用本身擅長的方式去表達著自己所理解的東方美學,這也正是大磊導演會選擇和雷克薩斯一起合作創作本影片的緣由。
(5)對于這次拍攝的主角之一:雷克薩斯NX,導演的評價及感受
導演說:“這車我就留下了,留下我自己開,不還了。”他直言他的喜歡和決定沒有那么復雜,就是那一瞬間它帶來的打動人心的真實感受:舒適、自在且安心,這些就夠了。
(6)導演評價這次與雷克薩斯的合作
現場的大磊導演緘默、內斂,習慣用作品、鏡頭替他說話。但透過采訪,導演表示他很感謝雷克薩斯對于影片創作的理解和尊重,愿意讓車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到故事之中,去真實地呈現一個平常的下午。
既然覺得在午后院子里葡萄藤下的躺椅上打盹淺睡,或抬頭透過層層樹葉望天和云,比在安靜車內休憩,或靜看雨落車頂更直觀和自然,那雷克薩斯愿意讓大家下車走進院子里,不必非在車內,只要真實感受到東方日常的美好就可以。
(7)作為《八月》的番外,導演在拍攝時的思考和想法
時間向前,“小雷”長大,家人漸漸老去,很多都變了,但有些情感和記憶始終未變,帶來熟悉的溫暖感,生發出新的日常感受,這正是導演延續《八月》故事線創作本次影片情感意義上的初衷。本次影片繼續沿用了《八月》的攝影指導呂松野,導演和他同是內蒙古人,更是俄羅斯讀書時的同學,相似的成長、拍攝環境,延續的故事,拍起來感覺也更敏銳、直接。導演透露,往往一個眼神便知道對方想要什么,因而那份想要表達的情感便自然而然地被鏡頭呈現,讓影片更真實流暢,也更能觸動受眾。
二、顧曉剛: 《夏風沉醉的晚上》
泱泱江水畔,有至美風景,也有富陽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用世俗故事映襯大江大河,用真摯情感挑戰層層桎梏。用電影語言詮釋過雷克薩斯ES的駕乘質感后,導演顧曉剛又將如何用他的電影語言詮釋東方日常的情感?
《夏風沉醉的晚上》正片
導演顧曉剛在親身體驗過雷克薩斯ES后,創作了電影《春江水暖》的番外篇 —— 《夏風沉醉的晚上》。
夏風沉醉的晚上,寫情書給電影與生活。荷花盛開出靜謐憂傷,卻潔白篤定的暗香,自由在江水里駛到了天明。
導演顧曉剛執導影片拍攝
讓電影帶我們一同去富春江邊走走,了解那個生長在此,為我們描繪美妙夏夜的青年導演顧曉剛。
(1)導演眼中的東方日常是什么?
對于顧曉剛來說,相比較那種長驅直入的快感,東方日常會更偏含蓄一點,不會那么直白。直白的快感也很好,就像碳酸飲料,喝著會讓人感到快樂,但是喝茶也能讓他感到寧靜。
(2)這個短片的故事背景是什么?
顧曉剛說,開始他在影片中穿插了很多汽車植入的戲份,但雷克薩斯更希望以一個作品的藝術純粹性展現給大家,對此,他感到很驚喜。最后寫了這個故事,并定下叫做《夏風沉醉的晚上》。
(3)這個短片想表達什么?
對于短片想表達的內容,顧曉剛向雷克薩斯娓娓道來 —— 他想表達一個“電影之帆”的概念。富陽傍晚,人們吃過了晚飯,開始在江邊散步,這時候會看到江面上,有一艘船在緩緩地行駛。船上有一個熒幕,正在播放著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春江水暖》中的一個長鏡頭,和富春江岸也是同一個空間,來做一個呼應。顧曉剛認為,這個“帆”會有一種向前的力量,即希望電影能向前、希望生活能向前。
(4)這次和雷克薩斯的合作感受如何?
顧曉剛非常感謝雷克薩斯和FIRST青年電影展,因為的確給到了他及攝制團隊最大的尊重、給到了這個短片最大的表達,這次合作是在一個互相非常尊重的狀態下來完成的。
(5)對于這次拍攝的主角之雷克薩斯ES,導演的評價及感受
顧曉剛說,ES會給他一種儒雅的感覺。他拍攝那一輛車的顏色叫超音速鈦銀,導演覺得這輛車的每一個造車細節都是浪漫、具有藝術氣息的。外觀的線條也比較凌厲,內室和富陽的山水也是十分的融洽。
(6)導演是如何用短片詮釋東方日常美學的?
說到東方日常美學,顧曉剛的腦海中已經有了畫面:夏日的蟬鳴、突如其來的雨、飯后江邊散步的人、江面上駛向遠方的船……這也是他家鄉的日常,富有東方風情的日常。
(7)作為《春江水暖》的番外,導演在拍攝時的思考和想法
顧曉剛坦言,拍攝這部影片的確有一些小小的私心,他在家鄉富陽拍了兩年的《春江水暖》一直不能在電影院上映。當時,大量家鄉的人都參與了演出,當然還有家鄉春夏秋冬的風物和景貌也都在其中。顧曉剛也想將這部短片獻給家鄉的人們,感謝他們對自己拍攝時期的支持,這件事對于顧曉剛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