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事2.0 紀錄
國際設計周期間,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主辦了智慧城市——國際信息設計展,展覽詣在探討大數據時代如何將龐大的數據信息為人、城市所用,LXU在此次展覽中展出了一個基于北京25萬套在售房屋的數據可視化分析作品——《北京@房事2.0》。這次的作品仍延續去年的作品《北京@房事》對北京房產的關注,在數據和形式上都做了許多新的嘗試。作品由李雨、魏婷婷、高蘊、魯川共同完成。在北京國際設計周結束后,作品在CMoDA繼續保留展出一個月。
《北京@房事2.0》分為兩個信息可視化的交互作品,一個是基于北京市25萬套住房的地理位置和售價情況,在地圖上將住房位置歸納為三角形的地域形狀,然后依照一個色譜將房價對應從0元至10萬元進行填充,操作者可以通過滑動色譜上的滑塊位置在主視圖中看到相應的結果。同時,我們還歸納出北京市重點小學學區房的范圍,重點商圈的范圍,通過點擊左邊的按鈕可以在主視圖中顯示出相應的地區。同時,我們挑選了北京市三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區域,通過簡約的MG形式,詳細分析了影響該地區房價的各種因素。
作品的另一個部分,基于北京市25萬套房價以及北京市19個行業的年平均工資的數值,得出不同行業購買不同的住房所需要的年份,并把這個年份的數值用一個立方體表示出來。在下方我們將19個行業的年平均工資依次排列在一個滑動軸上,操作者可以通過滑動滑塊,找到自己所屬的行業平均工資,主視圖的方塊大小也會隨之變化,點擊每個方塊可以在左上方看到該方塊所代表住房的詳細信息以及購買所需要的年數。國際上通行的標準是一個人5到8年的年工資,不吃不喝可以買到一處中等檔次的住房為合理狀態,而通過這個作品可以看到有的行業購買某些住房的年數甚至達到了千年。
《北京垃圾處理視覺研究報告》展現了我們正面臨的嚴重的垃圾處理問題。在絢爛的北京城中,我們只是在時間之旅暫棲一時,然而我們每天制造的垃圾卻能存在成千上萬年。這些垃圾儼然形成了“北京七環”。這幅信息圖就是要將北京垃圾流向、分布和處理流程展現出來。希望能促進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我們記錄的展覽現場的情況,并制作了一支小短片。希望和大家一起繼續探討信息可視化的新空間。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