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一座「未完城」見證微信的八年
SeeekLab X 創(chuàng)作備忘:基于“城市現(xiàn)有生態(tài),共同構筑生態(tài),生態(tài)影響個體”,我們在2019微信公開課PRO版上構建了「未完城」,用藝術化的方式構建了這個生命體。
在這里,每一個對話都將被傾聽,同時也豐富著它的生態(tài),一切正如微信期待的那樣:時代由個體共同筑造,同時也影響著每一個體。
「未完成」VS「未完城」
- 創(chuàng)作背景 -
(張小龍在2019微信公開課上的演講)
1月9日,SeeekLab作為創(chuàng)作團隊,參與2019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在公開課上,微信第一次公布月活用戶數(shù)據達到10.82億,面對這個龐大的生態(tài)圈,微信給出的答案是「未完成」,同時也將這個名字作為本次公開課的主題。
「未完成」代表的是微信對構建完美城市的愿望,永遠保持著生命發(fā)展、進化的空間。
(「未完城」成型過程)
(2019微信公開課上的互動裝置「未完城」)
基于此,我們在公開課現(xiàn)場,構建了一個大型互動裝置「未完城」:我們希望用藝術化的方式創(chuàng)作這個生命體,讓每位參與者在其中彼此聯(lián)系,裝置也不斷“生長”、改變著自身的形態(tài);于此同時,參與者也感受著周圍的變化,這是一個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
在這座「未完城」里,每一個對話都將被傾聽,同時也豐富著「城」的生態(tài)。正如微信期待的那樣:時代由個體共同筑造,同時也影響了每一個體。
關于裝置「未完城」
- 現(xiàn)場記錄 -
(人們在公開課現(xiàn)場體驗裝置「未完城」)
「未完城」的創(chuàng)作受“城市現(xiàn)有生態(tài) - 共同構筑生態(tài) - 生態(tài)影響個體”互相影響的啟發(fā)——場景中心放置透明巨型空間,隱喻著城市現(xiàn)有生態(tài);參與者進入空間內通過互動點發(fā)送氣泡,生命體開始生長、豐富,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共同構筑生態(tài);持續(xù)的氣泡不斷供給生命體能量,不斷生長的生命體同時也包裹著每個參與者,生態(tài)同時也影響著個體。
而這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正是對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隱喻。
(微信公開課的入口處)
(一條見證微信成長的“時光隧道”)
(“時光隧道”的盡頭就是「未完城」)
(體驗者在「未完城」里互動)
(互動裝置:「智聆」)
(由無數(shù)紙張被卷入的“垃圾桶”,代表了微信在功能上的“取舍”)
(“長不大樂園”,收納你的童心)
(限時開放的“WeStore”,有定制禮包可以領取)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