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hrs工時系統:有了它,從此告別無效加班和逾期項目
故事的開始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被迫轉向在線辦公,開始嘗試數字化管理系統。作為一家有技術基因的數字營銷服務機構,NPLUS Digital 從很早就開始推行遠程協作和數字化管理,可以說是各類數字管理工具的先鋒體驗官,而多年實踐下來,我們發現,管理項目及個人工時的系統是專業服務類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核心需求之一。為什么這樣說呢?
究其根源,對于像 NPLUS Digital 這樣的專業營銷服務公司,人才是企業的基石,工時是企業衡量成本與效益的重要參考標準。因此在項目中衡量每個人的貢獻投入,在部門中衡量每個人的價值產出,必然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 NPLUS 內部,幾年前我們主要是采用項目負責人憑經驗預估的方式,這種估算沒有精準的數據作為參考,難免會出現預測不準、項目延期的問題,一是導致公司遭受損失,二是有人賣力,而有人磨洋工,并不能實現對價值貢獻者的尊重。因此為了讓項目有跡可循、有量可查,一個精細化的工時管理工具成為了我們的剛需。
需求有了,然而想找到合適的工具卻并非易事。 我們心中的“它”是輕便的、透明的、高效且智能的,不會讓記錄工時成為大家的負擔,但可以做到讓員工和管理者對于項目的執行情況、人力資源的工作飽和度、每個人的價值貢獻以及自我的時間分配情況都能一目了然。為了找到這樣的工具,我們從Excel開始,嘗試了市面上各種各樣的工具,但夠輕量的,功能不夠全;夠全的,又操作復雜,不容易推行和堅持。努力之下,最后終于找到一款基于PC端的團隊工時管理工具—— TeamCola。在這個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記錄每日的工作及對應的工時,還能看到工時數據統計以及排名,基本符合我們對“它”的期待。 但天不遂人愿,這款產品后期停更,我們的新員工因此無法加入系統。工時記錄被迫停擺,眼看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團隊習慣就要消失,我們終于下定決心——自己開發一款能滿足所有需求的工時管理系統。
8hrs工時系統誕生
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后,其實真正開發的過程是非常迅速的。產品需求和團隊目標早已清晰的印在團隊的腦子里,技術對我們來說不是什么難題,很快大家就迎來了我們自己的工時小管家。
它叫做“8hrs工時”,一款輕量級的工時管理系統。我們以沙漏為靈感設計了它的logo,當豎著看時它是數字“8”,而當你橫過來看,它就變成了無窮符號“∞”。這個8代表了一天的工作時間,換個角度看,也意味著8小時之外的無限可能性。作為一家以人為本的公司,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8小時內高效地工作,也在8小時之外享受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更大的人生價值。
在功能上,我們設置了6大模塊,分別為【工時管理】、【項目管理】、【部門管理】、【數據報表】、【組織架構管理】、【項目預警通知】,可以完美解決企業在人員投入上的管理難題。
01.
無負擔易推行,
增強員工時間管理意識
對于員工來說,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加入項目,提交工時,申請請假,同時還能查看自己的工時統計情況,從而增強時間管理意識,提高個人工作效率。我們還特別設置了填寫工時提醒,以及補填入口,讓員工在形成習慣的同時,壓力感較小,利于推行。
02.
精細化項目管理,
時時了解項目效益
而對于項目管理者來說,“憑空猜想”項目成本的時代也成為過去。如今通過8Hours工時系統,他們可以預估周期和投入,并在項目過程中實時同步更新投入和進度情況,同時可以查看和審批每個成員的投入時間,便于加強對項目成員的管理。我們也為項目設置了超期預警提醒,真正成為項目管理者的“貼心小管家”。
03.
高效部門管理,
人員飽和狀態隨時掌握
以前部門管理缺乏有效工具,任務分工不科學,員工價值難以衡量。現在通過部門管理功能及動態數據展示,部門管理者可以隨時了解人員的工作飽和情況,并且結合在項目工作上的投入時間,輕松發現高效率的寶藏員工,不斷優化提升部門整體工作效率與團隊人力結構。
04.數據驅動,企業管理更精準
項目投入、員工投入,讓企業運轉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都變得可量化。企業可以通過團隊工時數據提高決策效率,找出項目問題及部門問題,同時基于年度數據,制定次年度公司人力資源規劃及人力成本預測。
與市面上的其他工具相比,8Hours 依托于微信生態,用戶習慣培養成本更低,加之結合公司公眾號的自動化模板消息提醒,讓團隊更快的養成工時記錄的好習慣,同時它也非常輕量化,緊緊圍繞工時展開,非常適合互聯網及專業服務類企業。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我們確實感到在多個層面上的管理都更加數字化,透明化,便捷化。
因此,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團隊用上這樣貼心的工時管家,真正實現用數據驅動管理,讓所有人都能擺脫無效的加班、逾期的項目和超支的成本,回歸到工作和生活本身之中。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