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點書店,遇見童年的自己(PPT版)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過一個兒童節?
你以為這只是個小孩子的節日,與你無關?NO!兒童節也有你的份,兒童節也可以既好玩又有內涵。無論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這個兒童節都請看過來:
十點書店,也許你還不太熟悉。
10萬+的十點讀書,你肯定知曉。
“深夜十點,陪你讀書”,不覺間已經陪伴了我們七年。
2018年起,十點讀書從線上走到線下,在廈門建立起實體書店——十點書店
從十點讀書到十點書店,十點品牌的逐步豐茂,意味著一個熱愛文化和崇尚審美的時代已經來到。
▲廈門十點書店
本片由PP醬 × 十點書店合作呈現,圖文與視頻由PP醬|PPT演示設計出品
#文末有PPT源文件的獲取方式#本文共2307字,24圖,預計閱讀6分鐘。
叮~你有一份來自十點書店的邀請信。
什么是初心?初心其實就是童心,就像兒時的涂鴉,沉浸在創作的喜悅中,心無旁騖。
黑板上,墻壁上,桌子上,衣服上,身體上……無處不可畫,萬物皆可畫。兒時涂鴉的快樂,你還記得嗎?這種熱情,如今還在嗎?這個六一,讓我們跟隨十點書店一起走進小畫家的大世界,感受畫作背后的力與美,重拾繪畫的熱情。▲巴勃羅·畢加索:我用了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出走一生,歸來仍是兒童。
像孩子一樣畫畫,竟是畢加索一生的追求,這也無怪乎后人說“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
畢加索一生都在追尋繪畫的其他可能,他的藝術形式一直變動不居。
藝術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童真。
▲美育,關乎的是審美力、創造力與想象力。
繪畫這件“小事”,關乎的卻是美育這件“大事”,包括對審美力、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一系列能力的培養。
美育并不單指繪畫,繪畫只是我們最早與美育建立聯系的一種方式。
▲未來社會,工作是藝術。
個人的審美力、想象力、創造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的價值和競爭水平。
衡量一件工作的標準不再是做對,而是做好,無限趨于完美。
▲美意識創造未來
“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之一。
原研哉認為,設計是個人審美意識的體現,設計能夠改善現狀,創造未來。
▲中國臺灣知名畫家蔣勛: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拯救不了。
審美力是從小就要培養的一種能力,是一個人精神氣質的一部分,是一張無聲的名片。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他的審美力。
美育恰如種樹,種這棵樹的最好時間是童年,其次便是現在。
▲想象力有多重要?
未來首先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中,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先導。
人類既往的無數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看上去天馬行空的想象最后都變成了現實。
▲一個徹底的反叛者,最不喜歡別人告訴他該怎么做
嚴謹的科學,也同樣離不開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
知識可以將你從A帶到B,想象力則可以帶你到任何地方。
想象力是一種稟賦,不要讓他人剝奪這種能力和快樂。
▲用想象力去填補「留白」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流浪的地球要去往何方?火星上能不能種土豆?......
相比人類未知的部分,已知部分是微乎其微的。
浩瀚的未知之境正如“留白”,等待我們用想象力去填補。
▲只有創造的生靈才是生靈,唯有創造才是快樂
生命來源于創造,創造令世界生生不息。
創造是積極的作為,是向上的力量,是主人的姿態。
我們一切能力的練就,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
正是由于擁有創造力,人類才能成為萬物之靈。
▲當分心得最少時,創造力得以發揮出最佳水平
兒童心思純凈,分心得最少。
學會像兒童一樣專注,才能讓創造力得以發揮出最佳水平,產生最大效能。
▲如何培養創造力?
適時從繁雜的生活中抽身出來,嘗試像孩子一樣對生活進行取舍,專注于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物,也許你會發現隱藏在自己身上的“超能力”。▲兒童的想象力最豐富
在繪畫這件事情上,父母不一定是孩子的老師,也許成年人還要向孩子學習。
▲讓孩子保持對繪畫的原初興趣
孩子生而喜愛畫畫,讓孩子保持對繪畫的原初興趣,不要干涉他們的想法,也不要催促他們去作畫,這是美育的起點。
▲不要擔心遲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成人的我們,也不妨試著拿起畫筆,涂鴉兒時的夢想,喚回遠去的童心。
不要擔心遲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梵高27歲開始正式作畫,摩西奶奶70多歲才拿起畫筆。
日本一位男子在三十多歲時給一百歲的摩西奶奶寫信,問該不該放棄外科醫生的工作。
摩西奶奶回信了: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
受此鼓勵,該男子毅然棄醫從文,他便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
▲美術啟蒙并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
讓自己沉浸在創作一幅畫作的快樂中,其實是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一直藏在我們身上,我們只需喚醒它。
▲美術是為了讓你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拾起畫筆,并非為了成為藝術家,僅僅只是為了喚醒我們對繪畫的熱愛,讓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更多的美,并嘗試用畫筆去表達美。▲了解藝術的價值
奧古斯特·羅丹是近代歐洲雕刻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表達豐富的內涵和磅礴的生命力著稱。
羅丹認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里的美是隱含在事物之中的內在美,是觸動我們內心和靈魂的事物。
▲“發現美的眼睛”并不是天生的
“發現美的眼睛”并不是天生的,眼睛是心靈的嘴巴,眼睛會和進入心靈的事物交流。
經常走進博物館與美術館,去認識人類文明的瑰寶,感知優秀畫作之美,與文明對話,與美共舞。
▲去看藝術便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
站得高,看得遠。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經典書籍,就像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能夠為我們的美育之旅指點迷津。
在藝術面前,我們都是孩子。
這個六一,讓我們試著以兒童的身份走進十點書店,像孩子一樣繪畫和閱讀,感受萬物可愛,過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兒童節。
公眾號【PP醬Keynote】后臺回復關鍵詞 【小畫家】 可獲取本文的PPT演示文稿。
這里是PP醬,我們下期再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