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木業全風格家居大片:我的家,就是全世界!
原標題:真有航線停飛也能抵達的Dreamland?|林氏木業 X KARMA
不知道吧?
有多少人憋壞了,就有多少人樂壞了。
你以為大家都眼巴巴等著解禁,其實有的人早已經偷偷地周游了世界。
只要刷過天貓家居板塊的,目光大概率會被林氏木業旗艦店吸引了去。
畢竟作為天貓連續10年第一名的家具品牌,埋頭練內功“厚積”的產品力,當和別家商品并置于一頁時,林氏全風格+全品類+高性價比的優勢就能輕而易舉地“薄發”出來。與不斷拓展的產品線相比,營銷上倒是常走佛系路線,站外不太投廣告。
誰曾想卻在當今大多品牌越發保守往里收,拉銷售成了第一要義的非常時期,林氏木業反而袒露出戰略上的企圖心,銳意要在品牌層面發力。
brief的目標明朗:提升品牌的認知度與好感度,成為年輕人第一次購買家具的首選品牌。
品品。也就是說,就算有把握在年輕人海刷品類頁面時把他們勾住,還嫌晚了點。要搶先一步把品牌植入年輕人心智,讓他們能主動在搜索框輸入“林氏木業”四個字。
難度在于,和大眾快銷品不同,家具購買決策相對慎重,不存在心血來潮的認定。要成為年輕人第一次購買家具的首選品牌,不僅要在感性上引他們有所向往,更要在理性上說服他們。
好好講理,手上攥著三張王牌:全風格、全品類、高性價比。最后著重打 “全風格”這張牌,就是要把力氣放在能體現“高附加值”優勢上,尤其讓第一次購買家具的年輕人能相信在林氏就能找到中意的風格,自然而然締結與品牌的信賴感。
真誠共情,就不能懸浮于當下情景。疫情期間,既然無法去外部世界探索,但正巧能把生活的熱情,延續到自己空間的美化中。誰說詩與遠方不能全搬進家里?
將理性/感性兩面,最終化為一句口號:我的家,就是全世界。
不僅展現出全風格家居的底氣,更是年輕人生活態度的宣言,帶了一點拽。
TVC:用故事構建年輕人的不同向往
情節對應生活褶皺里存在的真實問題——社交、情感、興趣、婚姻、工作,總有一個點會戳中到你。在展現故事的精彩度同時,我們看重“家”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所有劇情轉變點都是因由人物與家具之間碰撞的那一剎那而引發。
創意Drama部分在視覺上很飛,什么網紅沙灘,什么螢火蟲森林,什么冰島,探其根本,其實是通過手法來表現環境給人帶來的感官體驗。生活中客觀問題并沒有被“魔法”解決了,窗外還在下雨,老板電話還在催……只不過心境產生了轉變,世界也隨之變了。
五個故事分別嘗試了五種不同的拍攝手法。有類似日氏MV的追蹤手持鏡頭,也有致敬默片時代的超快鏡頭,倒不是為了新奇而賣弄,全都是為了更貼切呈現家居“全風格”,內核-故事-形式層層自洽。
KV:用宅家圖鑒勾勒多元生活狀態
【打卡篇】
畫面里女主傲嬌地在家享受自拍,仿佛在說,“也不想太高調,只怪真是美到了家。”示范了一種懶得出門也能制霸朋友圈的方法?
出去浪就那樣,不如在家打卡
【熱血篇】
也許在門外只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人,但在家這個興趣自留地,每個人都能舒展出自我。而,能打開次元壁的人,不會被困在現實里。
在外深藏不露,在家笑傲江湖
【浪漫篇】
相處時間一長,可別忘了浪漫的真諦:生活再快,更要慢慢地愛。
約會不用出門,只要浪漫到家
【寵愛篇】
說到底:在家的國度,愛就是王道。
公主夢不會醒,是在家的幸福特權
【冰島篇】
請問哪個社畜不奢望:工作追得再緊,總有地方可以逃?
工作壓力再大,也能回家放空
最后,花絮照來一波
故事就是這么一點點搭出來的
場子里每個人都是瘋狂輸出模式。
多線并行沖,可還行。
項目進度瘋狂,還好有敲可愛的客戶們和我們一起熱血戰斗~
大合照~來勒
當我們稱贊一把椅子或是一幢房子“美”時,我們其實是在說我們喜歡這把椅子或這幢房子向我們暗示出來的那種生活方式。——阿蘭德?波頓
希望林氏將幫助更多人找到心之所向的生活方式。
而一旁搖旗吶喊的我們,也倍感榮幸。
品牌:林氏木業
創意代理商:KARMA
首席創意官:Kama
業務總監:Jean
創意組長:小豐
資深美指:Roc
設計師:Jason
客戶副總監:Rino
客戶執行:Sally
TVC制作團隊
制片公司:TurtlePro
監制:陳璟桀
導演:陳偉浩
統籌:Wesley
執行制片:DQ鄧乾
執行制片:亮子
制片助理:阿豪
攝影師:辛偉
燈光師:梁有彪
美術:唐本達
道具師:廖財福
造型師:秦允奎
Casting:歐陽,莊毅
場務組:小馬場務
收音師:夏巖
Qtake:Timmy
后期制片:尹莉
剪輯:孫璐
調色:8G
特效:北京宸雨銘影視文化 /小義 /肖旭 /徐磊
混音:葉茂
配音:付潔
平面制作團隊:攝影師:周裕隆
攝影助理:董旭
燈光:張明、閆慶龍
修圖制作團隊:修圖:Pafassionlab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