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將重啟?這之前,我們來了一場“重逢預演”
你還記得上回進電影院看電影,是在什么時候嗎?
受疫情影響,從今年1月底開始,全國范圍內的影院陸續關閉。全國影院停擺長達4個月多,這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經歷過沒有電影院陪伴的時光,才知道對于它的熱愛早已悄悄內化成一種日常,一種默契。近日,各省市電影院就要“重啟”的消息紛至沓來,而在這之前,我們已經開啟了一場別樣的電影院“重逢預演”。
2020年沒有電影排片的“五一檔”,有數青年觀察局聯合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發起“電影院重逢計劃”,通過創意內容+話題互動的方式,帶領大家探秘電影院場域的獨特故事……
01
VLOG探秘 · 陪逛100天沒有人的電影院
遲遲不能開門的電影院,是否會讓你好奇它們的現狀?
一部電影要出現在觀眾眼前要在電影院經歷哪些操作···
落戶上海的首家B站主題影廳,真的會有實時彈幕交互嗎?
懷抱這些疑問,我們帶上鏡頭,探訪了上影影城SFC國華廣場店。在親切的王店長的帶領下,用最接近年輕人的VLOG視頻,開啟疫情期間電影院最特別的打開方式。
從小食販賣區,到放映室,再到觀影廳……電影院作為一個生態場域,其實在處處都存在故事。更沉浸的體驗感,更強烈的儀式感,更濃厚的氛圍感,更親密的社交感……
如果電影是一場現實之夢,也許影院是最適合我們集體入夢的地方。
完整影院探訪vlog
影院VLOG視頻在B站上線后,獲得了不俗的觀看量。B站的伙伴們紛紛留言表達對于電影院的想念。
對于影院暫停營業的可惜,對于鴨脖電影院未來的暢想,還是對于場地求婚的復用可能……“電影院”或許暫時與我們久別,但總有重逢的那一天。
02
話題互動 · 嗨聊想念電影院的N個理由
五一是疫情回暖后的第一個假期,想見誰?想去哪?在醞釀了數月的重逢計劃里,影院仍拿著等待的號碼牌。但這不阻礙我們,分享獨特的重逢心聲。
4月30日晚,有數觀察局聯合FIRST青年電影展在微博發起#電影院重逢計劃#及#想念電影院的N個理由#互動話題,聯動多方發起分享接力。五一期間,有11家合作媒體、9位青年導演創作者,25個垂類KOL參與互動。
話題一經發出,在短時間內引發許多人情感共鳴。人們紛紛轉發互動,并分享了充滿感性的UGC內容。這些來自不同身份人的不同回答,也在進一步引發著人們對于互聯網時代“電影院”存在的思考。
電影院,已經不僅僅是娛樂消費地點的單一純在,它更是一種功能性的社交場合,可以帶來沉浸視效沖擊的文化場,能夠不斷實踐觀影體驗創新的實驗場……
03
光影推薦 · 專屬假日的宅家片單
結合社交端話題,#電影院重逢計劃#還邀請了影視類垂直KOL為大家帶來專屬假日的宅家片單。
主持人、節目制作人@Daghe姜思達、圈哥觀影團聯合主理人@電子騎士、知名電影推薦人@3號廳檢票員工、@陸支羽、@宋若曦Roy 共五位KOL帶了了五人五色的主題向的電影片單。
電影世界的藝術化“鏡像“中,有現實之外絢爛與豐滿的“白日夢藍”,有情迷電影院的“光影瞬間”,有不一樣的“在路上”精神,有“獨居不孤單”的個人世界,還有帶著溫度的“夏日治愈”……
04
影人專訪 · 那些關于大銀幕之下的情懷故事
“誰的創作都不需要與此刻相關,但今后誰的創作都不會與此刻無關。”
場燈已開,四下空曠,在#電影院重逢計劃#項目里,我們還有幸與三位青年導演一同去到無人的電影院里坐下聊天。
70s導演程亮(代表作《上海女子圖鑒》)
80s導演段一郎(代表作《西流灣》)
90s導演江峰(代表作《南游記記》)
三代青年導演面對鏡頭娓娓道來,關于夢想,關于靈感,關于記錄,也關于生活。話頭牽引,我們聊了偶創高峰的過去,聊了臨場感,聊了表達欲,還有與冥想盆一般的獨特場域……
影院閑聊:和三位導演面對面(完整版)
基于導演們“創作者”角度的精彩分享,有數青年觀察局及FIRST青年電影展還特別制作了圖文條漫,在微信及微博端傳播。
(點擊圖片立即查看完整導演專訪條漫)
電影究竟是什么?導演的自我表達,觀眾的解讀再創造,對于生活的刻畫記錄,還是對情緒的外化描摹?電影院,在未來真的會消失嗎?……太多的問題都值得探討。
可無論電影和電影院的形態如何變換,不變的是,我們的創作和表達都不曾停止。
5月逐漸過去,6月悄然而來,#電影重逢計劃#卻還在持續,我們期待著線下與大銀幕重逢的那一天。
也許未來,我們將帶著一場獨特的線下放映和大家重逢。共同期待吧!
創作企業名單: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創作人員名單:
王振涵、何非亞、王冰琪、余振、胡鐘文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CBNData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創意代理商
【背景與目標】
受疫情影響,從今年1月底開始,全國范圍內的影院陸續關閉。全國影院停擺長達半年之久,這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經歷過沒有電影院陪伴的時光,才知道對于它的熱愛早已悄悄內化成一種日常。2020年5月,特殊的沒有電影排片的“五一檔”,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旗下青年人內容IP有數青年觀察局,攜手FIRST青年電影展,發起“電影院重逢計劃”,通過創意內容+話題互動的方式,帶領大家探秘電影院場域的獨特故事……開啟了一場別樣的電影院“重逢預演”。同時通過在電影院場域內,對三位來自70、80、90不同年代的導演訪談對話,來共同探討電影和電影院在數字化時代的未來發展。【洞察與策略】
疫情突如其來,短時間內改變了電影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我們在期待電影回歸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電影和電影院對于人們生活的價值。回答電影對于生活是否是必需品的問題,我們通過創意內容+話題互動的方式,引發大眾對于電影院的懷念和其存在意義的討論。探究電影院這個場域的獨特魅力,我們通過vlog視頻揭曉疫情期暫停營業的上影影城,并和三位不同年代導演現場對談。進而更深刻地洞察電影和電影院對于當代城市生活的價值。【創意闡述】
1、用最接近年輕人的VLOG視頻,揭秘了上海首家B站主題影廳,開啟疫情期間電影院最特別的打開方式。2、有數觀察局聯合FIRST青年電影展在微博發起#電影院重逢計劃#及#想念電影院的N個理由#互動話題,聯動多方發起分享接力。
3、結合社交端話題,#電影院重逢計劃#還邀請了影視類垂直KOL為大家帶來專屬假日的宅家片單。
4、與三位來自70、80、90年代的青年導演對談,基于導演們“創作者”角度的精彩分享,特別制作了圖文條漫,在微信及微博端傳播。
【結果與影響】
1、影院VLOG視頻以及三位導演采訪視頻于4月30日及5月2日分別在B站上線后,獲得了不俗的觀看量。總計觀看數近8W,B站的伙伴們紛紛留言表達對于電影院的想念。2、五一期間,在微博端,有數青年觀察局及FIRST青年電影展聯合發起兩個話題#電影院重逢計劃#的主話題以及#想念電影院的N個理由#互動話題。有11家合作媒體、9位青年導演創作者,25個垂類KOL響應互動。微博話題總閱讀量沉淀迅速沉淀近700W。在今日頭條,話題同樣沉淀閱讀近800W。
3、五一期間,主持人、節目制作人@Daghe姜思達、圈哥觀影團聯合主理人@電子騎士、知名電影推薦人@3號廳檢票員工、@陸支羽、@宋若曦Roy 共五位KOL帶了了五人五色的主題向的電影片單發布。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