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母親節語音海報:媽媽的話,你認真聽了嗎?
一、傳播背景:“聽” 媽媽的話
五一假期歸來,一顆心蠢蠢欲動。融創西南項目組團隊內部,打算借勢母親節,給融創西南區域官微走一波吸粉營銷。
當下,大多年輕人忙于拼搏,很少有時間能陪伴父母,往更加細小的層面來看:沒時間給媽媽打電話,沒時間回父母微信,很久沒有認真和媽媽說話,其實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現狀和痛點。 因此,在架構刷屏稿、稿件文案、創意呈現時,我們想選擇用更日?;⒄媲閷嵏?/strong>的方式打動人心。以此為洞察點,#“聽”媽媽的話#母親節節點營銷的架構就基本完成了。
二、一組媽媽最常說的話,緊抓人們關于“母親”話題的共情點
為啥你的海報,能發語音?
01
隔壁的陳阿姨說
她女兒給她買了進口面膜
有那么好用嗎?
02
跟小孫女說一聲
外婆家小區的新年活動
要送佩奇咧!
03
你現在覺得一個人好
等到了我這個歲數
就曉得了
04
等高考結束
你想干嘛都行
我才懶得管你
05
我今天要帶大家排練
你們中午自己弄點吃嘛
06
只要你一回來
剛收拾好的屋子
立馬就跟被搶劫了樣
07
你給家里買的東西
物業幫忙送上來了
我們都挺好
你也照顧好自己
08
看哈你身上的肉
一吃完飯
就往沙發上癱
下樓遛個彎噻!
與受眾達成共情的門檻,更多在于你能否站在受眾內心,說出他們想說的話。回過頭看,我們梳理出以下4點要素:
傳播要有商業價值,與融創西南的品牌價值點有軟性融合;
閱讀氛圍要煽情,又不要過度煽情;
語言要平實,簡潔但不口水話;
畫面要接地氣,更要高級感品質感的接地氣;
如果說策略是傳播的骨骼,那么呈現和文案,則更像是其血肉,要有血有肉,才更“對號入座”。
在刷屏稿的文案層面,我們分析了從學生時代到青年時代,提取出最常聽媽媽說的幾句話,對應到不同年齡段的人身上。
在刷屏稿的呈現上,我們先后嘗試了7種字體,從書法類字體,到活潑的手寫體,嘗試了拆字,也嘗試了用元素拼字,始終覺得“缺點那個味兒”。眼看著就要過深夜12點,內心焦灼的我們摸出手里的ipad,手寫了一版文案,大小不一,粗細不一,放到海報上,卻終于有了“內味兒” —— 真實的味道。
部分過程稿演變一覽
就這樣,很容易讓人對號入座的8句話,還有并不專業級的“手寫海報”,構成了這組有血有肉的母親節系列稿。在稿件發出之后,不斷有讀者向我們反饋:第N張,我媽本媽了!
三、真·聽媽媽的話,貫穿主題的互動更有效
通過刷屏海報,點燃受眾的共情感,只是融創西南本次母親節營銷的一個環節。在官微發布的稿件中,我們準備了一套更完整的互動體驗方式。
點擊掃碼查看全文
首先,在#“聽”媽媽的話#主題下,自然少不了“聽”的環節。為此,我們專門找到多位配音老師,讓“媽媽”們真的說出那些話,也讓“孩子們”真的聽到,那些日常卻很少認真去聽的話。
在每一張海報下方,我們都分別對應了一個生活化的場景,自然而然植入一些融創西南的產品價值,讓讀者在各種掃地、放置碗筷、開關門的環境音中,一邊看故事,一邊身臨其境地“聽媽媽的話”。
該案例被營銷熱、地產資源庫收錄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