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40系列AR地圖,開啟敦煌莫高窟虛實融合之旅
我們想象盛世長安,我們想象西出陽關,我們想象長河落日大漠孤煙。如今,刀戟激鳴的大漢已化塵土,風華盛世的大唐已在史書里泛黃,唯有敦煌莫高窟千年營造飽經風霜,屹立于世。
敦煌莫高窟,是我們古代文化的寶庫。然而,735 個洞窟中除少量洞窟開放參觀外,大部分洞窟仍在敦煌研究院日復一日的耐心保護、照料、修復中,暫無法開放以供游覽。
去過的人,遺憾不曾目睹全部的敦煌莫高窟;未去的人,無緣感受文化寶庫的力量與魅力。所以我們希望為敦煌莫高窟爭取更多時間,不僅讓人們看到全部的敦煌莫高窟,更讓他留存更長。
敦煌從來不是塵封在歷史中的藝術標本,它一直都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然而「軀體」的脆弱又是它固有的特質。就此,萬眾向往的莫高窟當下陷入了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兩難境地。
再者,敦煌莫高窟共有 735 個洞窟,旺季單程對游客開放 8 個左右,并且參觀的洞窟是隨機分配的,每位慕名而來的游客在洞窟內可停留的時間十分短暫,對感受敦煌之美的時間僅留下匆匆一瞥。
這是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留給現代科技和創意人的命題,也是敦煌研究院和莫高窟守護者們最關心的問題。
基于這個考量,在奧美北京辦公室的支撐下,華為終端聯合敦煌研究院,通過其P40系列手機華為AR地圖等先進技術,在各大直播平臺開啟了一場莫高窟虛實融合之旅。華為終端對莫高窟窟區及崖體進行高精度的掃描和數據采集,利用厘米級的空間識別技術,復制出一個與實景相同的虛擬莫高窟空間,將數字敦煌中的高精度壁畫和洞窟三維模型,在華為AR地圖中與真實景觀合而為一。
在敦煌莫高窟,數字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失去界限,整個現實世界變成信息展示的面板,各種實時資訊疊加顯示在當前所處的真實環境中。
這些生動的「靈魂」重新從古老的洞窟中召喚出來,創造一個觀賞與保護并行的游覽理念。近期發布的案例視頻也得以讓大眾看到世界遺產敦煌莫高窟藝術與華為新科技的交融與共鳴。
同時,千年莫高窟正借助科技的力量「活」起來,未來也許有越來越多的文物,能夠真正「動」起來,賦能用戶全新的交互方式。本次項目中,以家喻戶曉的敦煌元素為藍本,奧美北京制作了九色鹿、飛天等形象,在 P40 系列手機華為 AR 地圖應用中,用戶可以和這些形象進行 AR 互動,獲得全新游覽體驗。
千年敦煌的生命線在這里借由華為科技的力量,從幽暗的石窟,延伸到了無限的數字空間。
背后的技術是什么?
華為于 3 月底發布 P40 系列手機新品,其手機芯片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以及高速率低時延的 5G 特性,能夠在游覽過程中呈現真實場景,實時無縫地疊加 AR 效果。這一結果,要先從華為河圖(Cyberverse)技術開始說起。它是華為于 2019年發布的一項基于虛實融合的全新“數字現實”科技,該平臺通過空間計算連結了用戶、空間與數據,致力于給用戶帶來全新的交互模式視覺體驗。
而華為 AR 地圖是基于「華為河圖」技術構建的應用,通過厘米級 3D 地圖、高精度空間計算、AI 3D 物體識別、虛實光影追蹤等技術,可以 1:1 構建鏡像的數字世界,疊加在真實世界之上,實現實景導引講解、虛擬穿越、AR 互動等核心體驗。
作為河圖技術的首款應用 ——「華為AR地圖」首發于華為 P40 系列,率先為大眾開啟 5G 時代數字世界的新體驗,借勢新品上市在首銷期得到更高的關注熱度。奧美北京基于華為與敦煌研究院的合作,以華為河圖技術在敦煌莫高窟的應用體驗為起點,策劃了「敦煌超感知影像」營銷戰。疫情期間以線上直播和視頻的形式,讓更多人看到了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也讓更多人看到華為 AR 地圖技術在即將到來的 5G 數字新世界的應用價值。
在創意及科技的結合之下,「敦煌超感知影像」的沉浸式體驗擺脫了時空的束縛,虛實之間實現了與千年藝術的對話。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