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師傅和他的小伙伴們” 微博與微信營銷活動
微博誕生的4年以來,運營的策略和模式日益成熟,從最初摸爬滾打、誤打誤撞的探索狀態,已經向著理性和成熟的方向邁進,建立了一套相對成熟的營銷體系,但也由此產生了的官微運營同質化的問題。
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個例,突破了以往常見的運營模式,在雙V(微博、微信)時代做出了營銷策略的突破。康師傅品牌旗下的香辣牛肉面即是很好的個案代表,它首次嘗試卡通化的擬人定位,同時為輔助傳播建立了卡通賬號矩陣:鹵蛋和香腸等的矩陣,以一種全新的微博矩陣形式打造了一個豐滿的官V人物形象,在微博成立的幾個月內,短時間就受到了消費者的圍觀、追捧和“調戲”。為此筆者采訪北京瑞意恒動@康師傅香辣牛肉面的運營團隊,了解“香辣小寶”背后的更多故事和細節。
這是一桶二次元的方便面?
康師傅主頁君的人格定位源自于對產品的認知和對消費者的洞察。因其香辣的特殊味感賦予了品牌熱情和活力的性格特征,同時購買方便面的消費者主要動機分為兩類:要么忙的要死、要么懶的要命。于是我們將康師傅主頁君的人格畫像定位為一個具有輕微分裂的雙子座卡通形象——香辣小寶,簡單來講它是個陽光活力無厘頭,一般很忙、偶爾很宅,就像你自己或是你的好朋友,是消費者二次元鏡像的卡通人物,以此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給消費者在微博上關注一桶方便面的理由!
他的小伙伴是從哪來的?
方便面是一種關注度很低的產品,單純的設定卡通形象的擬人化定位很難在同類產品甚至整個微博營銷環境中脫穎而出,于是我們想必須從概念上打破這種官微只有一個賬號的限制。我們首先從消費者的食用習慣入手,發現很多人吃方便面都喜歡加配菜的習慣,比如鹵蛋,香腸,蔬菜和榨菜之類,于是我們就大膽的設想,香辣小寶可以和這些配菜形成一個類似于【復仇者聯盟】的群體效應。四個子賬號與主賬號“香辣小寶兒”合力組成“香辣好伙伴”,共同實現了營銷效果的最大化。同時結合子賬號不同的特征,同樣賦予其生動的人物特性和風格,并在視覺效果上與“香辣小寶兒”保持一致。各個賬號聯動配合,在微博平臺進行互動趣味調侃,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單一賬號傳播效果。同時,多角度的布點設線,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監測范圍和力度,為企業官方賬號的運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多賬號運營的執行鴨梨大嗎?
無論是采取什么樣的定位,微信營銷始終都是內容為王,但多賬號的運營管理確實給我們的團隊增加了一定量的執行壓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由于各個賬號的角色定位不同,在發布內容的取材上,給了我們更多的創意發散空間。尤其在適當的時間,抓住適當的機會,配合適當的文案,往往給我們的內容帶來更多意外的驚喜。
為了更加抓住消費者的碎片化時間, @康師傅香辣牛肉面 在開通微博平臺的官方賬號后,同時也在微信公眾平臺駐足。這種想法源于我們發現方便面的食用方法的特別之處,它為我們與消費者的溝通提供了一個了良好的契機,就是在等待泡面泡好的五分鐘,如果我們能夠以好玩有趣的互動形式,抓住消費者的興趣點和獵奇心,這無聊的、等待的、短暫的、碎片化5分鐘一樣能發揮很大的價值!于是我們首先建立了關鍵詞引導+人工化客戶的互動管理模式,隨時接受消費者的“約泡”和調侃,當然也包括咨詢、建議和投訴。
除了日常的互動和服務,你們在微信上有更多的互動方式可以分享嗎?
微信時代的到來,為企業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形式,它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字和圖片的單一形式,語音及其它形式的玩法產生了更多具有創意性和傳播價值的UGC。
其次微信互動需要高效的引導,因此自定義所推送的菜單欄必須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時給到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讓每一級的關鍵詞可以觸發更多的互動環節。
客戶預算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會嘗試結合第三方數據接口的形式發散更多形式的創意,更加完善消費者在微信環境下的用戶體驗,我們曾在康師傅香辣牛肉面的微信中開發過一款簡單的手機游戲,作為一次簡單的試水創意,但是最后所收獲的互動效果也是超過我們預期的。
截止目前,該賬號從誕生到運營的6個月時間,粉絲從0增至45萬,活躍率保持在85%的水平線以上,贏得了大量忠實“泡友”的喜愛,如果你也喜歡香辣小寶,不妨試著去調戲它一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