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體驗了一次很有意思的互聯網種草鏈。
先是在抖上刷到了圖里的文案。
其他都還好,
“不收紙巾費 不收餐具費 不收打包費”
讓我覺得很有記憶點。因為現在餐飲行業這么做的實在不多。
我很感興趣就去小某書搜,結果——
搜出來的第一屏,全都是“避雷貼”“這家網紅店千萬不要去”。
感覺很有意思,有去過的朋友可以說說實際體驗。
聯想到一段個人經歷,有次去青島旅游,隨便找了一家評分不到4的海鮮小店,我沒有發起相關話題,不過老板一邊幫我選食材,一邊強調“唉,我們開了很久了,我們不會搞那些刷分的東西,那些網紅圖,唉”。
當時我想,老板話這么多,是不是對廚藝沒自信,味道會不會不好。
不過,也很理解,有的人主觀上不屑,或者沒有相關技能,去做一些在他們看來是“走偏門”呃事情,但是又會為其負累。
怎么說呢。最后實際體驗下來,那家店味道很好。后來我也會安利給朋友。
7 贊 · 1 評論
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 《看不見的中東》的作者姚璐說,“她在中東旅行時,為了不突兀也想著穿罩袍。 但有個朋友提醒她不要穿,因為當地人可以通過她看到另一個世界女性的模樣,這對改善當地女性生存狀態是有利的。” 當人在旅行時,你在看世界,當地人也通過你看到了世界。
8 贊 · 1 評論
好有愛的創意。 日本福岡縣香春町的社區工作人員,為了讓鎮上的老年人和年輕人熟起來,設計制作了一套本地大叔卡牌,以「三張卡100日元」的價位,賣給孩子們收著玩。 沒想到這些卡牌,愣是被孩子們玩成了對戰游戲:誰手頭的大叔卡牌技能更硬,誰就更牛。 當了幾十年消防隊長的74歲爺爺,是「防火墻」卡。 教人做蕎麥面到出神入化程度的81歲爺爺,對應的是「蕎麥大師」卡。 前監獄干警、現社區義工臺柱子的爺爺,則是「全能型」卡。 玩著玩著,這些鄰居大叔變成了孩子們的偶像,還意外帶動了他們參加社區活動和志愿服務的頻次。 就,挺小的一個創意,沒想到做出了泛起陣陣漣漪的效果,太有意思了。
6 贊 · 0 評論
廣告營銷圈的“爆火”,是一種薛定諤的火。 即,即便它少有人問津,你也可以說它火了; 然后就會吸引人來看“這什么東西,我怎么不知道它火了?” 在這個過程中,真的有可能獲得更大關注,因而真的火了。 更有甚者,只要買的點位夠多,火就是必然。 此即,制造流行,又稱“帶節奏”。真假虛實都不再重要。
5 贊 · 1 評論
山下有松找周軼君(最新一期甚至連陳丹青都請來了); Freitag找吳琦; Edition找隨機波動三人組。 一水的知識分子、文藝從業者,女性含量很高。 這條路是GIADA趟出來的,能不能復刻巖中花述的成功,靜待。
5 贊 · 0 評論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
您為什么要舉報此信息?